从“首例”到“每一例”,从“一个人”到“一群人”。7月24日上午,我校智能制造学院电气1233班陈子升同学在湘潭市中心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,成为我校继电气自动化专业吴佳炬同学之后的第二例、湘潭市第四例大学生捐献者。受学校委托,学工保卫部部长陈柏舟、智能制造学院院长王建春及学院相关老师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慰问,共同见证这场“生命接力”的再次起跑。
“看到佳炬捐献后精神饱满的样子,我更坚定了这份选择。”陈子升坦言,吴佳炬捐献后回校的第一晚,两人彻夜长谈,“他一句‘真的不疼’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。”此后,陈子升主动加练体能,把专业实训的精益求精用在捐献准备上:每天雷打不动10公里夜跑、清淡饮食打卡、提前研读《捐献者手册》。“我们学自动化的,讲究‘精准控制’,身体指标也要在最佳状态。” 2024年6月,两人一同在学校献血活动中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;2025年6月,陈子升接到与一名血液病患儿配型成功的通知时,他第一时间与吴佳炬分享喜悦:“这次换我来接力!”
(陈子升同学捐献前的自勉)
”我至亲生病时我什么忙都帮不上,当时缺血,是别人献的。现在虽然救的是别人,但对我来说就是弥补了当时的遗憾。”陈子升同学朴实的话语中饱含深情。这个在户口本上只剩自己一人的年轻人,将失去至亲的痛苦转化为救助他人的力量。2023年入学以来,他已累计献血3次,并加入中华骨髓库,用行动诠释着“世界以痛吻我,我却报之以歌”的真谛。“年轻人,身强力壮,朝气蓬勃,少点血算什么,没啥影响。”躺在病床上的陈子升轻松地说道。捐献过程中,他克服了动员剂带来的不适,以理工学子特有的严谨态度配合完成各项检查。“整个过程就像做了一次‘血液SPA’”——他用年轻人的幽默化解了大家对捐献的恐惧,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乐观与担当。
当承载着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启程前往受捐者所在医院时,陈子升在朋友圈写道:“很荣幸成为学校的‘又一例’,但更希望看到‘每一例’。”这个夏天,他用热血续写的生命篇章,正在校园里激起更多爱的涟漪。从吴佳炬到陈子升,智能制造学院连续涌现两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,这是”理工思政“育人的生动实践。学校将以此为契机,常态化开展造血干细胞科普、无偿献血宣传等活动,形成”传帮带“的爱心生态,进一步打造”生命育人“品牌,让志愿服务成为青春标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