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!设为网站首页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名师风采
热门新闻 更多+
通知公告 更多+
理工视频 更多+

王建春:不忘初心,言传身教

发布时间:2017-05-25 09:37 作者: 字体:【大】【中】【小】 来源: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:1

王建春,男,1974年9月生,高级工程师,中国共产党员。毕业于湖南文理学院机械工程系汽车制造专业;2009年至2013年,于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攻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生,获工学硕士学位。1998年8月至2002年12月,为湖南江滨机器集团公司通用活塞分厂机械工程师;2003年1月至2005年10月,先后为湖南江滨机器集团公司齿轮油泵分厂技术部长、技术厂长;2005年11月至2009年9月,为湖南江滨富华机油泵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副总经理,2013年7月至2016年2月为湖南江滨富华机油泵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副总经理;2016年3月至今,为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风能学院专任教师。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,现为风电与风维专业带头人,主要从事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的教学与研究、精通ISO/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精益生产管理,主持省级研究生创新基金1项,参与湖南省科技计划奖1项,参与国家级、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各1项;发表科学研究论文5篇.

名师名言: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,只有培养了兴趣,才会好好学,好好听。

老师是大桥,为学生连接被割断的山峦,走向收获的峰巅;老师是青藤,坚韧而修长,指引学生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。

不计辛勤一砚寒,桃熟流丹,李熟技残,种花容易树人难。幽谷飞香不一般,诗满人间,画满人间,英才济济笑开颜。

认真勤奋的播种者

老师是不灭的火种,点燃学子心中的理想,点燃学子心中的希望,他奔流不息,是为了完成他崇高的使命,滋润每一寸缺水的土地。作为当时一名企业的高管,为什么会放弃自己的工作,而来从事教育事业呢?王建春老师给我们详细解说了其中原由,“热爱教育事业,是我一生的梦想,做自己想做的事,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全部意义”。

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技术型人才,这在教育、教学方面给老师提出了一个极大的挑战,对此,王建春老师心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。他说:“为了满足企业对人才需求,教学方式就需要改变,我们学校也可以针对不同企业的需求,自己出版风电技术这一专业的教材。为了让学生可以更近距离的了解风电技术的维修以及运作,可以多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操作设备。”王建春老师也就学校今后在风电实验设备改进,建造模拟、仿真、拆装实验室等几个方面的发展描绘了蓝图。“当然,想要更好的进步,就必须要给同学们压力,学校也为学生安排了各种职业竞赛。这不仅让学生更加了解专业知识,也提高了他们的实操能力,同时也加强了学校的知名度。”他说道。

目光长远的指明者

老师是出色的工匠,不拘一格地雕刻着所有雕像,他们工作时比罗丹还要细心,比鲁班还具匠心,他们雕的不只是我们充实的知识,更是我们方正的品格,孜孜不倦,精雕细刻,默默无闻。谈到学生去实习问题时,王建春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,他说:“我们的学生去明阳风电集团实习,明阳风电的老师与我谈到这些学生时赞不绝口,说我们学校的学生不仅基本素质高,动手能力也非常强,明显比其它院校的学生优秀。”

王建春老师一直默默付出,不求回报,他只希望自己的学生在未来有所作为,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。放眼未来,才能走得更远、登得更高,王建春老师认为学校领导对学校未来的发展颇具慧眼,他说:“在别的学校还没有开发挖掘风能这一具有开阔性的资源时,学校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趋势,及时从以煤矿开采资源转型发展清洁新能源,这是要克服相当大的阻力。并向我们介绍了湖南风能可开发的分析报告,预计湖南风电资源约为两千八百万千瓦,然而现在只开发了两百二十五万千瓦,其发展潜力是巨大的。”王建春老师还说:“虽然风电风维专业在我校开设时间不长,真正的风电专业是15届才开始,但我十分看好这一届的学生。”对于下一届即将选择这一专业的学生,王建春老师有许多想对他们说的话,他认为选择这一专业是非常明智的,不仅适应了当代社会潮流,也更利于自己的就业和发展。

目标坚定的摆渡人

正因为老师您的一片爱心的灌浇,一番耕耘的辛劳,才会有桃李的绚丽,稻麦的金黄。“我希望我们学校的这一专业,三至五年在省内形成影响力的专业,在5-8年内,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专业”王建春老师郑重说道。这是他以及风能学院全体教师团队共同的期望。在对新能源的探索、专业知识的提升上,王建春老师说:“关于专业教师团队的提升,风电专业的老师每年都会去不同的企业顶岗实践,只有让老师深度的去学习专业知识,才能提升教学能力,那么学生才有可能会学得更好。当然,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快更好地提升能力,我们还会向知名的风电企业聘请老师来为同学们上课。”这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子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。

老师不知为我们流了多少汗水,又不知为我们又添了多少皱纹,直至两鬓飞雪。他们不是演员,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;他们不是歌唱家,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,唱出迷人的歌曲;他们不是雕塑家,却塑造着一批批青年人的灵魂。教师是蜡烛,虽然细弱,但有一分热,发一分光,照亮了别人,耗尽了自己。

(大学生记者团 李玫林)

打印 纠错 关闭